在車市大幅動蕩的背后,車價真正成為圍繞價值上下波動、隨市場競爭適時調整的杠桿。當泡沫逐漸散去,車市開始變得真實而透明。臨近春節,很多汽車廠家和經銷商都加大了產品優惠的幅度,中級車的萬元優惠成為普遍現象,經濟型轎車和微型車仍在進行有規律性的降價。隨著車市價格戰的白熱化,不少持幣待購的消費者有了在此時出手的想法,紛紛將購車計劃提前,這也讓春節前的車市變得愈加火爆。
與整個車市降價大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凱美瑞依然加價銷售,抵不住熱銷的勢頭;去年風靡車市的駿捷,節前的貨源仍十分緊張;在中級車市場勢頭迅猛的福克斯也因產能原因,出現斷貨現象。一些去年上市的車型由于供貨不足造成價格回漲,成為節前車市的一個特殊現象。
中聯汽車市場總經理張超認為,加價賣車體現的是正常的供求關系。“春節前北京車價的走勢比較復雜,因為今年上市的新車會更多,車型也更多,消費者選擇余地自然變大,各方價格壓力的加大容易導致車價不穩定。”
據了解,每一款新車上市都有一個產能提升期,廠家的短期供貨不足很容易造成斷貨現象,加上消費者往往都追“新”,等待新車積蓄下來的消費能量短時間內釋放,更是加劇了供不應求的現象。此外,某些滯銷車型也可能斷貨,那是因為廠家生產少或者經銷商謹慎進貨造成的。當然,也有車型通過降價等手段一下刺激了消費,造成需求猛增而出現短時間缺貨。
業內人士認為,元旦過后車價上漲是正常現象,不過隨著2007年新車的陸續推出,新一輪的價格戰很快會在春節后展開。在此背景下,廠家肯定不敢貿然漲價來與市場需求抗衡。3月以后,隨著貨源逐漸充足以及競爭越來越激烈,供大于求是必然的。車市一旦度過銷售旺季,轉為平穩時期以后,車市肯定還是以降價為主。
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,2006年國內汽車廠家推出新款乘用車多達117款,其中全新上市的車型突破了30款。企業企圖擺脫價格戰而進行產品戰,卻引發了車型競爭進一步加劇。去年在大量新車上市的同時,汽車價格也在不斷走低。而據目前發改委2007年的新車目錄顯示,已有30多款新車在案,今年車市新車上市數量將更集中。2007年新車扎堆上市,加上去年上市的新車并沒有完全釋放潛力,新老擠壓,降價無疑是較有力的應戰手段。
車價在市場之手的作用下,短期內有一些波動,長期略有下降的情況是正常的。畢竟,技術在不斷進步,成本也在不斷下降,汽車總會越來越便宜。以前的降價往往無跡可循,從去年開始,廠家降價開始講究策略,在對競爭品牌和整體市場進行充分的分析之后,才會采取理性的價格策略。據新華信調查公司預測:今年汽車降價總降幅仍會在3%~5%,比2006年要稍微少一些。4月左右,將迎來2007年車價調整的高峰。目前還有很多新車型沒有公布出來,廠家正在觀察車市變化,但如果在4月還沒動作的話,可能會貽誤全年的戰機。
網上車市的預測比新華信更為樂觀。據網上車市統計,2006年全年的汽車價格指數國產車降幅為5.6%,由于今年政策比較穩定,廠商日趨理性不再輕易降價,今年的車價降幅應基本與去年相當,保持在5%~7%區間內。據悉,該調查是根據其統計的所有汽車價格變化的百分比,跟它的銷量作為權重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。
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認為,優勝劣汰將成為今年車市發展的趨勢,價格戰一定會升級,品牌競爭也將加劇。從經銷商角度分析,一是大吃小、快吃慢、有實力的吃沒有實力的;二是4S店已經部分融入了市場,不再像社會大賣場,一定要重新組合營銷;三是總體上商戶數量一定會減少;四是銷售壟斷逐步形成,銷售集團逐步加大,一批新生的汽車經銷商逐漸取代老的經銷商;五是汽車營銷連鎖將步入高速發展期,這會促使價格戰更加激烈。
蘇暉介紹,雖然2006年的產銷形勢一片大好,但還是存在經銷商壓庫現象,目前部分品牌的骨干經銷商出現資金鏈斷裂,經銷商利潤下降嚴重。近幾年來,廠家年末向經銷商壓庫已成“習俗”。經銷商根據廠方的要求大批量進貨,使廠方的銷售報表“更好看些”;而經銷商則可以憑借完成銷售任務的良好業績,在年底拿到更多的廠家“返利”。隨著壓庫現象愈演愈烈,上年過量的庫存轉到第二年消化,勢必將引發來年一二月汽車廠家的新一輪價格戰,這也是節前優惠促銷幅度紛紛加大的原因之一。
網上車市總監華雪表示,去年降價幅度最大的細分市場是兩廂小型車市場,其全年的降幅達到6.6%,超過整體的平均降幅。自2004年開始,這一細分市場的價格變化就不斷加劇。去年飛度、POLO等車型開始推出新款,以應對市場競爭;到今年,這一市場將成為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區間,降幅也將最大。其次是中高級車,由于君越、凱美瑞的加入,加上即將上市的榮威、邁騰的沖擊,其競爭激烈程度將愈加明顯。
|